-
09-172021
学校举办2021年秋季学期国际学生新生见面会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又是一年开学季,9月15日下午,学校国际学生新生见面会在紫云楼签约室举行。国际学院党总支书记刘猛、院长刘承宇、副院长张家政出席会议,267名境内外国际学生通过线下或线上的方式参与其中,会议由学工办主任杨昆主持。国际学院院长刘承宇对新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介绍学校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规划,回顾伟大的抗疫斗争,并勉励大家好好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国际人才,为新同学们上了生动的“开学第一课...
查看更多
-
09-092021
国际学院举行2021年第八次政治理论学习 2021年9月3日下午3点,国际学院全体教职工在紫云楼签约室开展了本年度第八次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会议由刘猛书记主持。根据《中共西南大学委员会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实施意见》和学院的工作安排,本次政治理论学习由以涂敏同志为牵头人的第9组主讲人团队承担。首先,涂敏同志通过播放几段短视频向大家展示了西藏近几年的发展和变化,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河北考察时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随后,冯换叶和涂敏同...
查看更多
-
09-022021
国际学院领导亲切慰问校外住宿留学生 暑期将至,在外住宿留学生的生活始终牵挂着国际学院领导的心。为了在后疫情时代细化对留学生的管理,加强对留学生的人文关怀,2021年7月8日下午,国际学院领导及学院相关工作人员,与辖区民警、社区干部一起看望并慰问了在外住宿的留学生。慰问采取学院领导、辖区民警、社区干部三位一体联动方式,学院领导及工作人员分成5组,与天生派出所、朝阳派出所民警,奔月路社区、宁溪路社区干部一起,逐一看望住在朝阳、天生、北温泉...
查看更多
-
08-152021
在华留学生:与家人“山川异域”,却都有中国疫苗保护 李浩(Usama Kalim)正在和远在巴基斯坦的弟弟视频连线。新华社记者 刘恩黎 摄新华社重庆8月15日电(记者刘恩黎)28岁的李浩(Usama Kalim)正与远在巴基斯坦的弟弟视频通话,除了聊家常,身在中国的哥哥也非常关心家乡的疫情形势。他在电话中得知弟弟也刚接种了疫苗,而且这些疫苗来自中国的援助。“很感慨,我们兄弟身处不同国度,却都能打到中国疫苗。”李浩是西南大学的在读博士生,他还是一名青年导演,拍摄过关于中国风土...
查看更多
-
07-232021
学校举办泰国教育官员及校长培训班开班典礼 7月21日上午,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2021年泰国教育官员及校长培训”开班典礼通过在线的方式在学校教育学部举行。泰国教育部督察长斯彩、教育部常务秘书办公室国际合作顾问杜丽娅、区域教育特派员萨蔡童,重庆市教委国际处处长李斌,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华出席开班典礼,教育学部和国际学院的相关负责人,以及60余名泰国教育官员和校长参加典礼。开班仪式由国际学院李航副院长主持。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华致欢迎辞,...
查看更多
-
07-182021
【研行万里行•话初心 系列报道之七】西南大学国际学院组织开展2021年中国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初心使命,响应学校党委研工部“研行万里话初心”暑期实践活动号召,7月12日—16日,西南大学国际学院“红色筑梦”研究生实践队一行17人在辅导员汪鑫阳的带领下赴贵州遵义开展了历时一周的红色探寻之旅,以扎实的实际行动、丰硕的实践成果献礼党的百年华诞。本着“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寻访中叩问初心使命”的理念,实践队一路寻访调研,有幸寻访到了两位...
查看更多
-
07-172021
【研行万里行•话初心 系列报道之五】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 国际学院“红色筑梦”研究生实践队在贵州一路寻访以来,找到了“在党五十年”老党员,聆听了大山里“筑梦人”的故事,感受了脱贫攻坚的丰茂成果,与此同时,在寻访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人,他们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从不直言辛苦,但他们都是赤诚爱党的好儿女。所以,今天实践队特别推出一期平凡岗位上的先进人物,让我们共同走近他们,听听他们的红色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
查看更多
-
07-162021
【研行万里行•话初心 系列报道之四】初心不改守英灵,光芒永存青杠坡 一个人,十四年,六十墓“我生长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烈士的鲜血浸入了我的血液,我会将这种红色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在贵州省遵义市土城镇青杠坡下,住着一位守墓人,他的名字叫廖全伦。他不是党员,但是他这一生都在为党做贡献,为人民做实事,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已然成为了一名“党员”。一个人烈士陵园的建造者1993年廖全伦担任石高嘴村村长,接到上级指示,用5000斤玉米向村民征用建造青杠坡烈士陵园所需的土...
查看更多
-
07-152021
【研行万里行•话初心 系列报道之三】一枝一叶总关情 “初极狭,才通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引文用斜体)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也有这样一处“桃花源”,她的名字叫花茂村。我们实践队在这次的寻访之路上也有幸来到这里。这座美丽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青山绿水,民心淳朴,眼里所见、耳畔所闻都无不述说着一段又一段振奋人心的脱贫攻坚的故事。下面,请紧随西南大学国际学院“红色筑梦”研究生...
查看更多
-
07-142021
【研行万里行•话初心 系列报道之二】寻找大山里的“筑梦人” 赤水,一座地势险恶,高山连绵的小城,不仅沉睡着四渡赤水的革命先辈,还孕育着大山深处的“筑梦人”。在这里,每一山,每一木都在讲述着英雄们的故事。7月13日,让我们与西南大学国际学院“红色筑梦”研究生实践队一起走进赤水,走近乡村教师。“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帮助孩子追寻自己的梦想。”贵州大山里有许多乡村学校,大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的发展,但是总有人选择保护他们的梦。正所谓:“远方有灯、脚下有路...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