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位置导航: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留学西大 拜访“老舍”——记汉教23级2班走进老舍故居

作者:刘正印 尤怡铭

发布时间:2024-12-14 19:12

浏览次数:

2024年12月10日,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3级2班的留学生怀着对中国文学的浓厚兴趣,来到重庆北碚老舍故居参观。这次特殊的文化之旅,不仅让留学生深入了解了老舍先生的生平与创作,更成为一次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传承的生动实践,为中外文化的交融续写了新的篇章。

一踏入故居,同学们就被眼前的景致所吸引。那古朴的建筑宛如一位岁月的智者,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独特的魅力。来自越南的阮明月兴奋地说:“这里的建筑太漂亮了,和我们家乡的完全不同,感觉每一块砖都有故事。”

走进故居的客厅,简单古朴的陈设映入眼帘。老式的桌椅摆放有序,门口矗立着老舍先生的铜像。学生们围在一起,听着讲解员讲述老舍先生在此居住时的生活点滴。原来,在那段特殊的抗战时期,老舍先生在北碚度过了艰苦却充实的岁月,这里成为他创作的重要源泉。来自老挝的安东同学感叹道:“很难想象在那样动荡的年代,老舍先生还能坚持创作,他一定是一位非常有信念的人,他就是用辛苦磨砺自己的才华。”

移步至老舍先生的书房,这里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书桌上的笔墨纸砚摆放整齐,仿佛老舍先生刚刚搁笔离去。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从古典文学到现代著作,应有尽有。来自泰国的王曼柔同学对这些书籍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她仔细地看着书上的字,说道:“这些书展示了老舍先生渊博的知识,他一定从这些古籍中汲取了很多灵感。”书房里陈列着老舍先生的手稿,那一行行字迹苍劲有力,留学生们静静地欣赏着,感受着文字背后的力量。然后,来自缅甸的尤怡铭同学轻声说:“看着这些手稿,就像看到老舍先生在我们面前创作一样,他的每一笔都充满了情感。”

老舍先生的卧室同样吸引着留学生们。简单的床铺、朴素的衣柜,展现出老舍先生淡泊的生活态度。在这里,学生们了解到老舍先生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副班长阮氏秋河同学说:“这个卧室虽然简陋,但却很温馨,老舍先生的生活一定很有意义。他在这样的生活中找到了文学的真谛。”

在故居的陈列室里,摆放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资料。有老舍先生在北碚时期的照片,照片中他与家人、朋友、文艺界同仁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他的社交生活。学生们看着这些照片,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交流场景。这时,班长尤怡铭同学指着一张老舍先生与孩子们的照片说:“从这些照片可以看出老舍先生是一个很有爱的人,他的家庭氛围一定很温暖。”陈列室里还有老舍先生的著作和相关研究资料,涵盖了多种语言版本,看来老舍先生的作品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在参观过程中,留学生们还积极地与讲解员交流。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老舍先生作品和中国文化的问题,比如老舍先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抗战时期的社会背景对老舍先生创作的影响等。讲解员耐心地解答,让学生们对中国文学和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次参观老舍故居的活动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它为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平台。通过亲身感受老舍先生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对中国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这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促进国际间的文化理解和友谊。对于老舍作品的传播而言,这些留学生将成为新的传播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参观后,会将老舍先生的故事和作品带回自己的国家,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伟大的中国作家。同时,这次活动也丰富了老舍故居的文化内涵,使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国际学院 刘正印 尤怡铭 供稿 2023级2班同学 供图 汪鑫阳 杨昆 编辑 刘猛 审核)

上一篇:“千年安陶韵,共融中外情”——颂雅艺语堂系列活动暨“缙云知华”大讲坛中外青年沙龙第八期成功举办

下一篇:碚城探秘·乡建寻踪|“感知中国”之西南大学来华留学生体验乡村建设